当前位置:首页> 合同> 2017年劳动合同解除与终止制度探究

2017年劳动合同解除与终止制度探究

  • 曹彦芳曹彦芳
  • 合同
  • 2025-02-18 17:58:02
  • 2151


 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,劳动关系日趋复杂,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成为了法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。在2017年,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,对于劳动合同的解除或终止有着明确的法律规定和操作流程。本文将围绕这些规定进行详细解读。

劳动合同解除与终止的背景及意义

在劳动关系中,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是双方当事人基于法定原因或约定原因,提前结束劳动合同效力的行为。这一制度的设立,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,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,促进社会和谐发展。

2017年劳动合同解除的情形

1. 协商解除: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,可以解除劳动合同。
  2. 劳动者单方解除:劳动者在满足法定条件下,有权单方解除劳动合同。
  3.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:用人单位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,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。这包括劳动者存在过错、用人单位经营状况发生重大变化等情形。
  4. 经济性裁员:用人单位因经济原因需要裁员时,可以依据法律规定进行经济性裁员,解除部分劳动者的劳动合同。

2017年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

1. 劳动合同期满:劳动合同约定的期限届满时,劳动合同自然终止。
  2. 劳动者达到退休年龄: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,劳动合同终止。
  3. 劳动者死亡或被宣告死亡:当劳动者死亡或被宣告死亡时,劳动合同随之终止。
  4. 其他法定情形:如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等情况下,劳动合同也会终止。

法律制度下的权利保障与责任承担

在劳动合同解除与终止的过程中,法律制度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利和责任进行了明确规定。劳动者享有获得经济补偿、社会保险等权益,而用人单位则需承担支付经济补偿、办理离职手续等责任。对于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行为,法律也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。


  2017年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,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有着明确的法律规定和操作流程。这一制度的实施,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,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,促进社会和谐发展。在劳动关系日益复杂的今天,我们应更加重视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制度,加强法律宣传和培训,提高劳动者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,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有力保障。

以上内容仅为对2017年劳动合同解除与终止制度的简要概述,具体内容还请参照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