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 规定>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下的门诊与住院病历实施细则解析

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下的门诊与住院病历实施细则解析

  • 梁羽澜梁羽澜
  • 规定
  • 2024-12-23 04:48:01
  • 894


  根据《医疗机构管理条例》及其《实施细则》的规定,医疗机构的门诊与住院病历管理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本文将详细阐述门诊病历与住院病历的管理规定,以确保医疗记录的完整性、准确性和可追溯性,为医疗质量与安全提供有力保障。

门诊病历管理规定

1. 病历门诊病历应包含患者的基本信息、就诊时间、主诉、病史、体格检查、诊断意见、治疗方案及医嘱等。
  2. 书写要求:病历书写应规范、准确、完整,使用医学术语,字迹清晰可辨。
  3. 保存期限:门诊病历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15年。
  4. 信息安全:保护患者隐私,确保病历信息不被未经授权的人员获取或使用。

住院病历管理规定

1. 病历住院病历除包含门诊病历内容外,还应包括入院记录、手术记录、护理记录、出院记录等。
  2. 及时更新:住院期间,医生应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更新病历。
  3. 严格保管:住院病历由医院负责保管,并采取防火、防潮、防虫等措施。
  4. 借阅制度:借阅住院病历需经相关审批,并确保及时归还。

实施细则要点

1. 规范性操作:医疗机构应制定病历管理制度,确保医生、护士及其他医疗工作人员按照规定操作。
  2. 培训教育: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病历书写规范的培训,提高病历质量。
  3. 质量监控:建立病历质量监控机制,定期对门诊与住院病历进行检查,确保其符合规定要求。
  4. 信息化管理:利用信息技术手段,实现病历的电子化存储和查询,提高管理效率。
  5. 法律责任:违反《医疗机构管理条例》及其实施细则的,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。


  门诊与住院病历是医疗工作的重要记录,对于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。医疗机构应严格按照《医疗机构管理条例》及其《实施细则》的规定,加强病历管理,确保病历的完整性、准确性和可追溯性。医务人员应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责任心,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、安全的医疗服务。通过规范化的病历管理,我们能够为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患者的健康保障提供有力支持。